【请问,小人得志是什么意思啊?】“小人得志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品行不端、心术不正的人在某种情况下获得了权力、地位或成功。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,通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成就,而并非依靠自身能力或道德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小人得志 |
拼音 | xiǎo rén dé zhì |
释义 | 指品德低下、行为不端的人获得权力、地位或成功,多用于贬义。 |
出处 | 常见于古代文学及现代口语中,如《左传》《史记》等典籍中虽无直接出处,但类似表达广泛使用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、讽刺,表示对某些人成功方式的不满或否定。 |
近义词 | 邪不压正、恶人得势、小人当道 |
反义词 | 君子得志、德才兼备、正气凛然 |
二、词语解析
- 小人:原指地位低微之人,后引申为道德品质差、心术不正的人。
- 得志:实现愿望、达到目的,常指获得权力、地位或成功。
“小人得志”强调的是“得志”的过程和结果,而不是“小人”的身份本身。它关注的是一个人如何获得成功,而非其原本的身份。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举例 |
批评社会现象 | “现在有些人靠关系上位,真是小人得志。” |
描述职场情况 | “他不懂业务,却因为拍马屁升职了,简直是小人得志。” |
文学作品中 | 在小说或剧本中,用来刻画反派角色得势的情节。 |
四、延伸思考
虽然“小人得志”是贬义词,但在现实生活中,有时人们也会用它来表达一种无奈或讽刺的情绪。这反映出人们对公平、正义的期待,以及对不正当手段获得成功现象的不满。
五、总结
“小人得志”是一个带有强烈道德评判色彩的成语,用来描述那些品行不端之人因不当手段而获得成功的情况。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,更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公正和道德价值的关注。在日常交流中,合理使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传达对不正之风的批评与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