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医病历书写范文】在中医临床实践中,病历书写是医生记录患者病情、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。一份规范、详实的中医病历不仅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系统分析,也为后续的诊疗提供依据。以下是一份中医病历书写范文,结合实际案例与标准格式,供参考使用。
一、
中医病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:基本信息、主诉、现病史、既往史、个人史、家族史、体格检查、中医四诊摘要、辨证分析、诊断、处理意见等。其中,中医四诊(望、闻、问、切)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,体现了中医“整体观念”和“辨证施治”的特点。
本范文以一名因“反复头晕伴乏力3个月”就诊的患者为例,展示完整的中医病历书写流程。通过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、舌象、脉象及辨证思路,体现中医诊疗的逻辑性和规范性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病历内容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张某某 |
性别 | 女 |
年龄 | 45岁 |
职业 | 教师 |
就诊时间 | 2025年4月5日 |
主诉 | 反复头晕伴乏力3个月,加重1周 |
现病史 | 患者自述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,伴有全身乏力,休息后可缓解,但常复发。近1周症状加重,影响日常活动,伴心悸、失眠、食欲减退。曾自行服用补气类中成药,效果不明显。 |
既往史 | 无重大疾病史,否认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史。 |
个人史 | 长期伏案工作,生活作息不规律,情绪波动较大。 |
家族史 | 父亲有高血压病史,母亲健康。 |
中医四诊摘要 | 望诊:面色苍白,精神疲倦;闻诊:语声低微;问诊:头晕、乏力、心悸、失眠、食欲差;切诊:脉细弱,舌淡红,苔薄白。 |
辨证分析 | 根据四诊合参,患者属“气血两虚”之证。气血不足,不能上荣于头目,故见头晕;气血亏虚,脏腑失养,故见乏力、心悸、失眠;舌淡脉弱为典型气血虚象。 |
诊断 | 中医诊断:眩晕(气血两虚型) 西医诊断:贫血待查 |
处理意见 | 1. 建议完善血常规、铁代谢等相关检查; 2. 中药调理:归脾汤加减,每日1剂,分两次服用; 3. 调整生活方式,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过度劳累; 4. 定期复诊,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真实准确:病历应如实反映患者情况,避免主观臆断。
2. 条理清晰:各部分内容要层次分明,便于查阅和追溯。
3. 语言规范:使用医学术语,避免口语化表达。
4. 注重辨证:中医病历需突出辨证过程,体现个体化治疗思想。
通过以上范文,可以看出一份合格的中医病历不仅要记录客观信息,还需体现中医特色与辨证思维。希望本文能为中医从业者提供参考,提升病历书写的质量与专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