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割席分坐的意思翻译】“割席分坐”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,出自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。这个成语原意是指东汉时期的管宁与华歆在一块儿读书时,华歆对财富和地位表现出向往之情,管宁便割断席子,与他分开坐,表示与他断绝交情,不再认同他的价值观。后来,“割席分坐”常用来比喻与志不同、道不合的人断绝关系,强调人与人之间在道德、理想或行为上的分歧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割席分坐 |
出处 | 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 |
原意 | 管宁因不满华歆的行为,割断席子与其分坐,表示断绝交情 |
引申义 | 比喻与志不同、道不合者断绝关系 |
使用场景 | 用于形容因价值观或行为差异而决裂的情境 |
情感色彩 | 中性偏贬义,强调原则性和立场的坚定 |
二、成语背景故事简述
“割席分坐”的典故最早见于《世说新语》,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两位名士——管宁和华歆的故事。他们原本是好朋友,一起读书、讨论学问。有一次,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,外面有人经过,带着贵重的物品,华歆看了很久,表现出羡慕之意。管宁见状,认为华歆心术不正,不值得交往,于是割断席子,与他分坐,从此不再往来。
这个故事反映出古人对道德操守的重视,也说明了朋友之间的关系并非仅靠情感维系,更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。
三、现代使用示例
1. 职场中:某同事频繁泄露公司机密,你选择与其保持距离,可以说:“我跟他已经割席分坐了。”
2. 友情中:朋友变得虚伪、功利,你决定不再深交,可以说:“我们已经割席分坐了。”
3. 家庭中:家人坚持错误观念,你选择保持距离,也可以用“割席分坐”来形容自己的态度。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割席分坐”的异同 |
一拍即合 | 形容双方迅速达成共识 | 不同,强调默契,而非对立 |
分道扬镳 | 各走各的路 | 相近,但更强调方向不同 |
背道而驰 | 行动与目标相反 | 更强调行为偏离,非单纯理念不同 |
割袍断义 | 比喻断绝关系 | 与“割席分坐”意思相近,但更强调感情破裂 |
五、总结
“割席分坐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。它告诉我们,在人际关系中,有时并不是所有的情感都能持续下去,当彼此的志向、道德标准出现严重分歧时,果断地做出选择,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。这个成语提醒我们,在交友、合作乃至人生道路上,要坚持自己的原则,不被世俗所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