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诗人王维生平简介】王维(701年-761年)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唐代著名诗人、画家、音乐家,与李白、杜甫并称为“唐诗三杰”。他不仅以诗歌闻名于世,还擅长绘画和音乐,被后人誉为“诗佛”。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成就卓著,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。
一、生平概述
王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,自幼聪慧好学,早年便展露出过人的才华。他在少年时期就因诗文出众而受到关注。21岁中进士,步入仕途,曾任太乐丞、右拾遗等职。然而,由于官场的复杂与政治的动荡,他多次遭遇贬谪,最终选择隐居终南山,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。
王维晚年生活清苦,但精神世界却十分丰富。他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和艺术修养中,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。他一生经历安史之乱,目睹了盛唐由盛转衰的过程,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。
二、王维生平简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王维 |
字 | 摩诘 |
号 | 摩诘居士 |
出生年份 | 701年 |
逝世年份 | 761年 |
籍贯 | 山西祁县(今属山西) |
职业 | 诗人、画家、音乐家 |
代表诗作 | 《山居秋暝》《鹿柴》《送元二使安西》《相思》等 |
诗歌风格 | 清新自然、意境深远、富有禅意 |
官职 | 太乐丞、右拾遗、监察御史等 |
生活方式 | 半官半隐,晚年归隐终南山 |
历史评价 | “诗佛”,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 |
三、总结
王维是唐代文化史上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,他不仅以诗才著称,更在艺术领域多有建树。他的作品融合了儒、道、佛三家思想,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。尽管他一生历经起伏,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,这种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后世文人。他的诗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