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】“陋室空堂,当年笏满床”出自《红楼梦》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见的《好了歌注》。这句话以极富画面感的语言,描绘了昔日繁华与今日衰败之间的强烈对比,表达了人生无常、世事变迁的深刻哲理。
一、
“陋室空堂,当年笏满床”字面意思是:如今的破旧房屋和空荡的厅堂,曾经却摆满了象征权势的官笏(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板子)。这句诗通过今昔对比,揭示了富贵荣华终将消逝,盛极必衰的规律。
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起伏,也暗含了整个家族、社会乃至时代的兴衰更替。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捉摸。
二、原文解析与意义分析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红楼梦》中《好了歌注》 |
原文 | “陋室空堂,当年笏满床;衰草枯杨,曾为歌舞场。” |
字面意思 | 破旧的房屋和空荡的厅堂,曾经是摆满官笏的地方;荒凉的草木和枯萎的杨柳,曾是歌舞欢宴之地。 |
深层含义 | 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衰落的感叹,揭示了人生无常、世事变迁的主题。 |
艺术手法 | 对比、象征、隐喻 |
主题思想 | 盛极必衰,富贵难久,人生如梦,世事无常 |
三、延伸思考
这一句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,也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结构的一种讽刺。它暗示了权力与财富并非永恒,最终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消散。在当今社会,这种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——无论多么辉煌的成就,都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失去,唯有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才是长久之计。
四、结语
“陋室空堂,当年笏满床”虽短短八字,却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。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,不沉溺于过去的辉煌,也不惧怕未来的未知。正如古人所言:“得意不忘形,失意不失志。”这才是面对人生起伏应有的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