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请问古代对玉的称呼有哪些】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,玉不仅是珍贵的装饰品,更是文化、礼仪和信仰的重要象征。古代对玉的称呼多种多样,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玉的崇敬之情,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。以下是对古代玉的不同称呼进行的总结。
一、古代对玉的主要称呼
1. 玉
最常见、最通用的称呼,泛指所有玉石制品,是古代对玉的基本称谓。
2. 琼
古代常用“琼”来形容美玉,常用于诗文之中,如“琼浆玉液”。
3. 瑶
“瑶”也是美玉的代称,常与“琼”连用,如“瑶池”、“瑶台”。
4. 琨
指美玉,常用于形容高贵的物品或人物。
5. 瑜
原意为玉上的光泽,后引申为美玉,也用于人名,寓意美好。
6. 珉
指次于玉的石料,但有时也用来泛指玉石。
7. 璞
未经雕琢的玉石,象征天然之美。
8. 圭
古代礼器之一,多为玉制,象征权力与地位。
9. 璧
圆形有孔的玉器,常用于祭祀或赏赐,象征圆满与尊贵。
10. 琮
方柱形玉器,多用于祭祀,象征天地四方。
11. 璜
半圆形的玉佩,常用于佩戴,象征吉祥。
12. 环
玉制的环状物,象征团圆、平安。
13. 玦
有缺口的玉环,古时用于表示决断或告别。
14. 瑱
耳饰,多为玉制,象征庄重与礼仪。
15. 琥
玉制的虎形器物,象征勇猛与力量。
16. 琥珀
虽非玉,但在某些文献中也被称为“玉”,因其质地温润。
二、古代玉的称呼汇总表
称呼 | 含义说明 | 出现时期 | 备注 |
玉 | 一般指玉石 | 先秦至明清 | 最常见称呼 |
琼 | 美玉 | 先秦至汉 | 常用于诗词 |
瑶 | 美玉 | 先秦至汉 | 常与“琼”并用 |
琨 | 美玉 | 先秦至汉 | 多用于人名 |
瑜 | 玉之光泽,引申为美玉 | 先秦至汉 | 常用于人名 |
珉 | 次于玉的石料 | 先秦至汉 | 有时泛指玉 |
璞 | 未雕琢的玉石 | 先秦至汉 | 象征天然之美 |
圭 | 礼器,玉制 | 商周至汉 | 象征权力 |
璧 | 圆形玉器 | 商周至汉 | 祭祀用品 |
琮 | 方柱形玉器 | 商周至汉 | 祭祀用品 |
璜 | 半圆形玉佩 | 商周至汉 | 佩戴之物 |
环 | 环状玉器 | 商周至汉 | 象征团圆 |
玦 | 有缺口的玉环 | 商周至汉 | 表示决断 |
瑱 | 耳饰 | 商周至汉 | 象征庄重 |
琥 | 虎形玉器 | 商周至汉 | 象征勇猛 |
琥珀 | 非玉类,但被称作“玉” | 汉以后 | 因质地温润 |
三、结语
古代对玉的称呼丰富多彩,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追求,也反映了社会等级、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的变化。这些名称至今仍被用于文学、艺术和传统文化中,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了解这些称呼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与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