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汉献帝刘协简介】汉献帝刘协(181年-234年),字伯和,东汉末代皇帝,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。他在位期间,正值东汉王朝衰落、群雄割据的乱世,其统治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。他虽为天子,却长期受制于权臣,尤其是曹操,最终被迫禅让皇位,标志着东汉王朝的正式终结。
刘协出生于洛阳,是汉灵帝刘宏的次子,母亲王美人因遭宦官迫害而死,幼年时便失去母亲。后被董太后抚养长大,因嫡庶之分,未能继承皇位。公元189年,董卓拥立刘协为帝,改元“永汉”,不久后又改元“中平”。此后,刘协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傀儡皇帝,先后经历了董卓、李傕、郭汜等人的控制,直至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
在曹操掌控朝政后,刘协虽名义上仍为皇帝,但实际上已无实权。他与曹操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,曾试图联合董承等人铲除曹操,但计划失败,导致董承等人被杀。此后,刘协彻底失去了对朝政的影响力。
公元220年,曹操去世后,其子曹丕逼迫刘协禅让,建立魏国,史称“魏文帝”。刘协被封为“山阳公”,享有一定的封地和待遇,直到公元234年去世,终年54岁。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刘协 |
字 | 伯和 |
出生年份 | 181年 |
去世年份 | 234年 |
在位时间 | 189年-220年 |
年号 | 永汉、中平、建安等 |
父亲 | 汉灵帝刘宏 |
母亲 | 王美人(早逝) |
统治时期 | 东汉末年,群雄割据 |
实际掌权者 | 董卓、李傕、郭汜、曹操等 |
最终结局 | 被曹丕逼迫禅让,封为山阳公 |
历史评价 | 东汉末代皇帝,傀儡皇帝的代表人物 |
刘协的一生,是东汉王朝由盛转衰的缩影,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帝王。他虽有心图强,却无力回天,最终只能在权臣的操控下度过一生。他的命运,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动荡、英雄辈出的历史背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