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悬河注水是什么意思】“悬河注水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从高处的河流中倾倒水流”,常用来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内容空洞、缺乏实质,只是堆砌辞藻、言过其实。它也常用于批评那些表面华丽但内容贫乏的表达方式。
一、
“悬河注水”原指从高处的河流中倾倒水,后引申为说话或写作时只注重形式,内容却空泛无物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语言表达不切实际、华而不实的现象。在现代语境中,常被用来形容演讲、文章、广告等过于夸张、缺乏真实内容的情况。
该成语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,强调的是“形式大于内容”的表达方式。在文学、新闻、教育等领域中,人们常以此来提醒他人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。
二、表格对比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悬河注水 |
字面意思 | 从高处的河流中倾倒水流 |
引申意义 | 表面华丽、内容空泛的表达方式 |
使用场景 | 批评演讲、文章、广告等内容空洞的现象 |
词性 | 动词/名词(常作动词使用) |
褒贬色彩 | 贬义 |
近义词 | 华而不实、空话连篇、言过其实 |
反义词 | 实事求是、言简意赅、内容充实 |
出处 | 出自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其言恢谐,而未尝有实。” 后人引申为“悬河注水”。 |
三、延伸理解
在日常生活中,“悬河注水”不仅适用于书面和口头表达,也可以用于评价某些行为或决策。例如,一个企业为了吸引投资,大肆宣传其未来前景,但缺乏实际数据支持,这种做法也可以被称为“悬河注水”。
因此,在学习、工作和交流中,我们应避免“悬河注水”,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逻辑性,做到言之有物、言之有理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