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救荒本草是什么时期】《救荒本草》是一部中国古代重要的植物学和药用植物学著作,成书于明代初期。该书由朱橚(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,周王)主持编撰,成书时间大约在1396年左右。全书共四卷,收录了当时可供饥荒时期食用的植物共计414种,并附有插图,内容详实,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。
《救荒本草》是明代早期一部以记录可食用植物为主的著作,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灾荒年间帮助百姓识别可食用的植物,缓解粮食短缺问题。书中不仅对每种植物的形态、生长环境、食用方法等进行了详细描述,还配有插图,便于读者辨识。该书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,在后世也对植物学、农业和医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表格:《救荒本草》基本信息
项目 | 内容 |
书名 | 救荒本草 |
成书时期 | 明代初期(约1396年) |
作者 | 朱橚(周王)主持编撰 |
卷数 | 共四卷 |
收录植物数量 | 414种 |
主要用途 | 灾荒时期供人食用的植物识别与利用 |
特点 | 附有插图,内容详实,实用性强 |
学术价值 | 对植物学、农学、医学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|
通过这部著作,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,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利用能力。《救荒本草》不仅是农业史上的重要文献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“以人为本”思想的体现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