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人文 > 严选问答 >

永乐大典简介

2025-10-09 07:40:39

问题描述:

永乐大典简介,真的急死了,求好心人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9 07:40:39

永乐大典简介】《永乐大典》是中国古代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。它由明成祖朱棣主持编纂,成书于明朝永乐年间(1403年—1408年),是明代前期文化成就的代表作之一。《永乐大典》不仅在内容上涵盖了当时已知的各类知识,而且在形式上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。

一、主要内容与特点

《永乐大典》是一部以“类书”形式编纂的大型文献汇编,其特点是:

- 分类系统严谨:按“天文、地理、人伦、道德、政治、文学、艺术”等门类进行分类;

- 内容广泛:收录了从先秦到元代的大量典籍、诗文、小说、戏曲、医术、农学等资料;

- 文字繁多:全书共约3.7亿字,分装为11095册,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;

- 保存古籍:许多失传的古籍通过《永乐大典》得以流传下来,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。

二、编纂背景与过程

《永乐大典》的编纂始于明成祖朱棣即位后,他重视文化事业,希望编纂一部全面反映中华文化的巨著。为此,他命翰林院学士解缙主持编纂工作,后又由姚广孝、陈济等人协助完成。

编纂过程中,编者们广泛搜集各类典籍,按照“天、地、人、物”四部分分类整理,并采用“韵”作为检索方式,便于查阅。全书采用朱砂书写,装订精美,体现了明代宫廷对文化的高度重视。

三、历史影响与现状

《永乐大典》自成书以来,一直是重要的文化典籍,但由于战乱、自然灾害等原因,大部分散佚。现存仅约400余卷,散藏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中。

尽管如此,《永乐大典》仍然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、历史、语言、文学的重要资料。它的存在不仅反映了明代的文化高度,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。

四、总结表格

项目 内容
名称 永乐大典
编纂时间 明朝永乐年间(1403年—1408年)
主持人 明成祖朱棣、解缙、姚广孝、陈济等
类型 类书(百科全书式文献)
内容范围 天文、地理、人伦、道德、政治、文学、艺术等
字数 约3.7亿字
页数 共11095册
存世情况 现存约400余卷,散藏于国内外各馆
历史价值 保存大量古籍,反映明代文化水平

综上所述,《永乐大典》不仅是一部庞大的文献汇编,更是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重要象征。尽管如今只存残卷,但它所承载的历史与知识,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传承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