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蟹殼黃上海小吃的做法】蟹殼黃是上海傳統特色小吃之一,因其外皮呈深黃色,形狀類似蟹殼而得名。這道點心外酥內軟,內餡多為肉末或菜餡,口感豐富,深受當地人喜愛。以下為蟹殼黃的詳細做法總結。
一、製作材料總結
食材 | 用量 | 備註 |
中筋麵粉 | 500克 | 約2杯 |
酵母 | 5克 | 約1小匙 |
溫水 | 250毫升 | 約1杯,根據情況調整 |
白糖 | 30克 | 增加酵母發酵效果 |
鹽 | 5克 | 提升風味 |
首選油 | 100克 | 可用豬油或植物油 |
内餡(肉末/菜餡) | 300克 | 根據個人喜好選擇 |
二、製作步驟簡述
1. 和面:將中筋麵粉、酵母、白糖、鹽混合,加入溫水攪拌成絮狀,再加入首選油揉成光滑面團,醒發至兩倍大。
2. 準備內餡:根據個人口味調製肉末或蔬菜餡,可加入適量調料如醬油、蔥姜等。
3. 分割與包餡:將發好的面團分成小劑子,擀成圓形薄餅,包入適量餡料,捏緊收口。
4. 煎制:平底鍋預熱後加油,放入蟹殼黃,小火煎至底部金黃,翻面繼續煎至兩面金黃即可。
三、小貼士
- 面團發酵時間根據環境溫度調整,一般需1小時左右。
- 使用豬油能增加香氣,但植物油也可以替代。
- 煎制時不要頻繁翻動,以免破壞造型。
四、總結
蟹殼黃作為一道傳統上海小吃,不僅味道獨特,而且製作過程簡單,適合家庭製作。掌握好發酵與煎制的技巧,便能做出外酥內嫩的美味蟹殼黃。無論是當作點心還是伴侶,都是一道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。
以上為「蟹殼黃上海小吃的做法」的完整內容與實用指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