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宫二号简介】“天宫二号”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继“天宫一号”之后的第二座空间实验室。它在轨运行期间承担了多项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任务,为后续空间站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。以下是关于“天宫二号”的简要总结。
一、基本概况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天宫二号 |
英文名称 | Tiangong-2 |
发射时间 | 2016年9月15日 |
发射地点 |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|
运行时间 | 2016年9月15日—2019年7月 |
轨道高度 | 约393公里 |
轨道倾角 | 42.8度 |
重量 | 约8.6吨 |
任务类型 | 空间实验室、技术验证、科学实验 |
二、主要任务与功能
1. 空间科学实验
“天宫二号”搭载了多项科学实验设备,包括空间冷原子钟、量子密钥分发实验装置等,用于开展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、生物和材料科学研究。
2. 空间应用技术验证
它验证了空间站关键技术,如推进剂补加、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、新型航天员生活支持系统等,为未来空间站建设打下基础。
3. 载人飞行任务
在“天宫二号”上,先后有“神舟十一号”和“天舟一号”两个载人和货运飞船与其对接,完成了长期驻留和物资补给任务。
4. 国际合作项目
“天宫二号”还开展了部分国际合作项目,如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的伽马暴探测实验,展示了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开放态度。
三、历史意义
“天宫二号”作为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,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。它的成功运行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,也为后续“天宫”空间站的建造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四、后续发展
“天宫二号”在完成既定任务后,于2019年7月受控再入大气层烧毁。其成功经验为“天宫”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,目前“天宫”空间站已进入全面运营阶段。
通过“天宫二号”的运行,中国在空间科学、航天技术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,为中国迈向深空探索提供了坚实的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