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哪一个字用得好】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春望》。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乱后的长安城景象,既有对国家破碎的悲痛,也有对自然依旧存在的感慨。其中,“破”与“深”两个字尤为引人注目,引发了后世对这两个字用得是否巧妙的广泛讨论。
以下是对这两个字的分析总结:
一、文字解析
字 | 意义 | 在诗句中的作用 | 表达的情感 |
破 | 指国家被攻破、沦陷 | 点明国家遭遇战乱,局势动荡 | 表达忧国忧民的沉痛情感 |
深 | 形容草木茂盛、浓密 | 描绘春天城市中草木繁茂的景象 | 反衬战乱后城市的荒凉与寂静 |
二、对比分析
1. “破”字的精妙之处
“破”字简洁有力,直接点出国家的衰败和战争的残酷。它不仅是一个动词,更是一种状态的描写,让读者瞬间感受到国家的破碎与人民的苦难。杜甫用此字,既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,也体现了他作为“诗史”的历史责任感。
2. “深”字的意境之美
“深”字则更具画面感和诗意。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,但“城春草木深”却让人感到一种压抑与孤寂。这种反差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,使人在美景中感受到更深的哀愁。
三、综合评价
- 从情感表达角度看:“破”字更能体现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,具有更强的现实批判性。
- 从艺术表现角度看:“深”字则更具文学美感,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含蓄地传达出内心的悲凉。
因此,两字各有千秋,但若要选择一个“用得好”的字,“破”字因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情感冲击力,更为突出。
四、总结
在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这句诗中,“破”字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情感色彩,成为全诗的核心之笔;而“深”字则以细腻的意象营造出独特的意境美。两者相辅相成,共同构成了杜甫这首诗的独特魅力。
项目 | 结论 |
哪个字用得好 | “破”字更胜一筹 |
理由 | 情感表达更强烈,具有现实批判性 |
艺术价值 | “深”字更具诗意与画面感 |
结语
杜甫的诗之所以感人至深,正是因为他在字里行间注入了对国家、对人民的深切关怀。无论是“破”还是“深”,都是他诗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