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诗悯农三首全文】《悯农》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组诗,共三首,主要反映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与社会的不公,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。这三首诗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。
一、原文总结
1. 第一首
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
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,感叹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,呼吁人们珍惜食物。
2. 第二首
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”
通过描写春天播种、秋天收获的丰收景象,反衬出农民即使辛勤耕作,仍难逃饥饿的命运,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不平等。
3. 第三首
“垄上扶犁儿,手种腹自饱。富贵有终尽,此身何足道。”
此诗以农夫自述的方式,表达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,强调人生短暂,唯有勤勉方可安身立命。
二、内容对比表格
内容 | 第一首 | 第二首 | 第三首 |
主题 | 粮食的珍贵与农民的辛苦 | 农业丰收与农民的苦难 | 农民的生存状态与人生感悟 |
描写重点 | 锄地时的汗水与粮食的来之不易 | 春种秋收的繁忙与农民的悲惨命运 | 农民的自述与对人生的思考 |
情感基调 | 感叹、劝诫 | 反思、批判 | 悲凉、无奈 |
语言风格 | 简洁明了,直白易懂 | 质朴自然,富有节奏感 | 哀婉深沉,含蓄内敛 |
作者意图 | 呼吁珍惜粮食 | 揭露社会不公 | 表达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|
三、结语
《悯农》三首不仅是一组反映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,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。它提醒我们,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应时刻铭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。这些诗句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教育意义,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传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