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水的硬度达到多少才能称之为软水】水的硬度是衡量水中钙、镁离子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,它直接影响水质的使用效果和对设备的腐蚀性。了解水的硬度分类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处理饮用水或工业用水。那么,水的硬度达到多少才能称之为软水呢?
一、水的硬度定义
水的硬度主要由溶解在水中的钙(Ca²⁺)和镁(Mg²⁺)离子浓度决定。通常以碳酸钙(CaCO₃)的毫克/升(mg/L)或德国度(°dH)来表示。
- 1°dH = 17.85 mg/L CaCO₃
- 1 mmol/L = 20.04 mg/L CaCO₃
二、水的硬度分类标准
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,水的硬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
| 硬度等级 | 水质类型 | 硬度范围(mg/L CaCO₃) | 硬度范围(°dH) |
| 超软水 | 极软水 | < 17.9 | < 1 |
| 软水 | 软水 | 17.9 - 60 | 1 - 3.3 |
| 中等硬水 | 中等水 | 60 - 120 | 3.3 - 6.7 |
| 硬水 | 硬水 | 120 - 180 | 6.7 - 10 |
| 超硬水 | 极硬水 | > 180 | > 10 |
三、软水的界定
根据上述分类,水的硬度在17.9 mg/L CaCO₃以下(即1°dH以下)时,可被定义为软水。这种水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,尤其在雨水或某些地下水区域中,硬度较低,适合饮用和洗涤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国家和地区对“软水”的定义可能略有差异,但总体上都遵循类似的划分标准。
四、软水的特点与应用
- 优点:软水不易结垢,能减少热水器、锅炉等设备的维护成本;洗涤时更容易起泡,节省清洁剂用量。
- 缺点:软水含矿物质较少,长期饮用可能影响人体矿物质摄入。
- 适用场景:家庭饮用水、洗衣、洗浴、工业冷却系统等。
五、总结
水的硬度是判断水质软硬的重要依据。软水的硬度一般低于17.9 mg/L CaCO₃(或1°dH),这类水在使用过程中表现良好,适合多种用途。了解水的硬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水资源,提高生活和生产效率。
如需进一步检测水的硬度,可使用专业的水质检测工具或送检至实验室进行分析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