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人文 > 严选问答 >

投笔从戎文言文及释义

2025-10-25 14:08:48

问题描述:

投笔从戎文言文及释义,卡了三天了,求给个解决办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25 14:08:48

投笔从戎文言文及释义】“投笔从戎”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,讲述了东汉名将班超弃文从军、建功立业的故事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放弃文职工作,投身军旅,立志报国。

以下是对“投笔从戎”这一典故的原文与释义进行整理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理解与查阅。

一、文言文原文

> 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

> 原文如下:

> > “超曰:‘大丈夫无它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、张骞立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砚间乎?’于是弃官归家,兄固(班固)使使召之,曰:‘汝弟(班超)不务家业,乃学游说,此非吾所愿也。’超曰:‘臣闻‘士为知己者死’,今若不得志于朝廷,岂可终老于笔墨之间?’遂投笔从戎。”

二、释义与解析

文言文句子 释义
“大丈夫无它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、张骞立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砚间乎?” 大丈夫如果没有其他的志向和才能,也应该像傅介子、张骞那样在边远地区建立功业,获取封侯的荣耀,怎么能一辈子只在笔墨纸砚之间度过呢?
“于是弃官归家,兄固使使召之。” 于是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中,他的哥哥班固派人去叫他回来。
“汝弟不务家业,乃学游说,此非吾所愿也。” 你弟弟不专心经营家业,反而去学习游说,这不是我所希望的。
“臣闻‘士为知己者死’,今若不得志于朝廷,岂可终老于笔墨之间?” 我听说“士人为知己之人而死”,如果不能在朝廷中实现抱负,怎么能在笔墨之间终老一生呢?
“遂投笔从戎。” 于是他扔掉笔,投身军旅。

三、总结

“投笔从戎”这一典故,体现了古代士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人生道路的选择。班超原本是文职官员,但他不甘于平庸,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但充满机遇的道路——从军立功。这种精神激励了无数后来者,成为一种勇于突破、追求理想的象征。

该成语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的职业转变,也常用来赞扬那些敢于放弃舒适生活、投身国家大事的人。

项目 内容
成语来源 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
典故人物 班超
成语含义 弃文从军,立志报国
使用场景 形容人放弃文职,投身军旅或事业
延伸意义 勇于追求理想,不甘平凡

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背景或人物故事,可继续深入研究《后汉书》或班超的相关传记内容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