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人文 > 严选问答 >

放诸四海而皆准什么意思

2025-11-24 21:06:42

问题描述:

放诸四海而皆准什么意思,快急死了,求给个正确答案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4 21:06:42

放诸四海而皆准什么意思】“放诸四海而皆准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种理论、原则或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,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成立。这个成语源自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费而隐。夫妇之愚,可以与知焉;及其至也,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。”后人引申为“放诸四海而皆准”,意指某些道理或准则,适用于任何地方、任何人。
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 放诸四海而皆准
拼音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
出处 《礼记·中庸》
本义 指某种道理或原则可以在任何地方都适用
引申义 表示普遍适用、绝对正确、无例外的情况
使用场景 多用于学术、哲学、政治、教育等领域,强调理论的普适性

二、成语来源与演变

“放诸四海而皆准”最早见于《礼记·中庸》,原句是:“故君子之道,费而隐。夫妇之愚,可以与知焉;及其至也,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。故曰:‘苟不固聪明睿知,不足以知圣人;苟不笃行,不足以知君子。’”后来人们将“放诸四海而皆准”作为独立表达,用来形容那些超越地域、文化、时代限制的真理。

在古代,这句话被用来强调儒家思想的普世价值,认为仁爱、礼仪、道德等理念不仅适用于中国,也可以推广到世界各地。现代语境中,这个词常用于描述科学定律、社会制度、教育理念等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内容。

三、常见用法举例

句子 说明
这个理论放诸四海而皆准,无论在哪个国家都适用。 强调理论的普适性
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,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原则。 强调教育理念的普遍性
虽然各地风俗不同,但诚信待人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。 强调道德观念的普遍适用

四、注意事项

- 避免误用:此成语多用于抽象概念,不宜用于具体事物(如“这种药放诸四海而皆准”)。

- 语境要求: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成语。

- 语气庄重:通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
五、结语

“放诸四海而皆准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对真理和规律的追求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复杂世界时,寻找那些能够跨越边界、经得起考验的原则和理念,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